高分子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受什么影响?有哪些代表性材料?
影响高分子材料耐高温性能的因素
化学键能
为什么把键能排在第一位?因为这是咱们上学以来最早接触的化学概念之一,属于容易遗忘的部分,很多人在介绍材料时往往会忽视键能的影响。一般来说,化学键的键能越高,材料的耐高温性能通常越好。
例如,聚四氟乙烯分子主链含高键能的 C - F 键,高温下稳定;尼龙主链的酰胺键有一定键能,具备较好耐热性;环氧树脂固化后化学键键能高,也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,这些高分子材料因键能特性展现出优异热稳定性。聚硅氮烷(PSZ)的分子主链由Si-N键组成,其键能较高,因此在高温下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。
结晶度
结晶度高的高分子材料通常具有更高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。结晶性塑料在温度升高时不出现高弹态,温度升高至熔融温度Tm时,呈现粘流态。因此结晶性塑料的使用温度从Tg(玻璃化温度)提高到Tm(熔融温度)以下。下图为橡胶结晶温度与熔限的关系。
分子结构
分子结构中的取向和排列、交联和支链结构、取代基和官能团均对高分子材料热稳定性影响显著。取向和排列方面,分子链排列方式影响热膨胀性能,取向影响热传导性能。
交联能增强三维结构稳定性,支链结构可降低熔融温度和热膨胀系数;芳香族取代基可增加稠度和刚性,稳定性好的官能团能减少热解反应,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材料热稳定性。
而聚酰亚胺(PI)的分子链中包含酰亚胺环和芳环,这些结构赋予了材料极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。此外,分子链的刚性也会影响耐高温性能,刚性链结构的高分子材料通常具有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和熔点(Tm)。
典型的耐高温高分子材料
聚酰亚胺(PI)
聚酰亚胺是一种具有卓越耐高温性能的聚合物,其长期使用温度可达300℃以上,短时间内可承受高达500℃的高温。PI不仅耐高温,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、电绝缘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。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电子、化工等领域,如高温结构件、隔热材料、印制电路板等。
聚硅氮烷(PSZ)
聚硅氮烷是一类无机高分子材料,其分子主链由Si-N键组成。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硅陶瓷,因此具有极高的耐高温性能,耐温可达1800℃。PSZ还具有低粘度、高附着力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,被广泛用于高温涂料和陶瓷前驱体。
聚苯硫醚是一种结晶性聚合物,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。PPS可以在200℃以上的高温环境中长期稳定工作,并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绝缘性能。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子电器、汽车和航空航天等,如发动机周边部件、连接器等。
PEEK是一种高性能的热塑性塑料,其连续使用温度可达260℃,瞬间使用温度甚至可以超过300℃。PEEK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、耐磨性和电绝缘性能,被广泛用于医疗、航空航天和汽车领域,如人工骨骼、飞机零部件等。
芳纶1313
芳纶1313是一种高性能纤维,具有出色的耐高温性,可以在220℃的高温下长期使用而不发生老化。其极限氧指数大于28%,属于难燃纤维,不助燃,自熄性能好。芳纶1313被广泛应用于防护服、防火车、航空和汽车行业。
PBI是一种超耐高温工程塑料,长期使用温度可达370℃。它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、机械强度和耐化学腐蚀性,适用于极端高温和苛刻化学环境的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