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需求暴增的几种高分子工程塑料材料

大多数人对常用材料与热门材料的理解存在认知局限,易将 “常见性” 等同于 “热门性”。

事实上,热门材料的核心特征在于,国内需求呈稳定增长态势,但国产技术尚未完全突破、产能供给不足。随着本土技术的持续攻坚,这类材料的国内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,并逐步实现对进口原材料的替代。

PEEK聚醚醚酮

PEEK(聚醚醚酮)是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,具有优异的耐高温、耐化学腐蚀和机械性能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、电子等领域,目前我国 PEEK 进口依存度较高,高端医疗级 PEEK 几乎完全依赖进口,市场被威格斯、索尔维等国际巨头垄断。

近年来国内企业在 PEEK 研发和生产上取得显著进展,金发科技的 PEEK 已进入汽车市场,实现部分国产替代。

随着国内企业技术不断进步,未来有望在更多高端领域实现突破,进一步降低进口依赖度,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和医疗器械领域,PEEK 应用前景广阔,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。

LCP液晶聚合物

LCP(液晶聚合物)是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,具有优异的耐高温、耐化学腐蚀和机械性能,以及良好的电绝缘性能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通信、汽车等领域,目前我国 LCP 进口依存度较高,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。

国内企业在 LCP 研发和生产上也取得显著进展,普威复材的 LCP 树脂已在 5G 基站上应用,实现国产替代突破,随着 5G 通信、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,LCP 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,未来国内企业有望在更多高端应用领域实现突破,进一步降低进口依赖度。

氟塑料

氟树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、耐化学腐蚀性和电绝缘性能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化工、建筑等领域,我国氟树脂进口依存度较高,高端产品如 PTFE(聚四氟乙烯)的高端应用领域仍依赖进口。

国内企业在氟树脂生产技术上不断进步,部分企业已实现中低端产品国产化,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和新能源产业发展,氟树脂在光伏、锂电池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,未来随着技术进一步提升,国内企业有望在高端应用领域实现突破,降低进口依赖度,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。

聚酰亚胺(PI)

聚酰亚胺(PI)是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,具备出色的耐高温、耐化学腐蚀、机械及电绝缘性能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航空航天、汽车等领域。在电子领域用于柔性电路板等;航空航天领域用于飞行器结构及发动机部件;汽车行业用于发动机周边及电气绝缘部件。

近年来,中国聚酰亚胺行业发展迅猛,市场规模从 2017 年 90.3 亿元涨至 2022 年 148.3 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 60.9%,预计 2027 年将达 246.7 亿元。下游需求拉动显著,汽车、电子电器领域对高性能材料需求持续攀升,如柔性电路板材料增长迅猛。

技术提升也推动着行业发展。2019 年中国 PI 相关专利超 8000 件,深圳瑞华泰嘉兴项目一期年产能达 1600 吨,对标国际水平。技术创新方面,通过氟原子掺杂、制备共聚物、构建多孔结构膜等方式降低介电常数。但我国高端 PI 产品如电子级薄膜、纤维仍依赖进口,不过进口依存度已从 40% 降至 25%,瑞华泰等企业正积极推动国产化进程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