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度、强度、硬度、挠度、弹性、韧性、刚性和塑性的区别,多少人真的懂?

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,刚度、强度、硬度、挠度、弹性、韧性、刚性和塑性是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概念。这些概念虽然相互关联,但各自具有独特的定义和实际应用。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概念的区别,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。

一、刚度(Stiffness)

定义:刚度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。它是材料固有抗变形特性的反映,核心指标是弹性模量(Young's modulus,E),计算公式为刚度=应力/应变(E=σ/ε)。

图片



实例:以钢和橡胶为例,用同样的力拉伸它们,钢几乎不变形,而橡胶则会被明显拉长。这是因为钢的刚度比橡胶高得多,即钢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更强。

与其他概念的区别:刚度是材料属性,与材料的弹性模量直接相关,而与其他如强度、硬度等概念无直接联系。刚度描述的是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性能,而强度则关注的是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。


图片



二、强度(Strength)

定义:强度是指材料抵抗永久变形或断裂的能力。根据抵抗变形的不同阶段,强度可分为屈服强度(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)和抗拉强度(断裂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)等。



图片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压应力及剪切应力

图片

简支梁的弯矩应力:中性层两侧分别受拉应力和压应力


图片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简支梁的弯曲及剪切应力

实例:钢筋强度高,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不断裂,因此常被用作建筑结构中的承重材料;而粉笔强度低,轻轻一掰就会断裂。

与其他概念的区别:强度关注的是材料在受力过程中抵抗破坏的能力,与刚度不同,它不仅仅局限于弹性变形范围内。硬度虽然也与材料的抵抗变形能力有关,但硬度更侧重于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压入或划痕的能力。

三、硬度(Hardness)

定义: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压入或划痕的能力。它是材料抗磨损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,测试方法包括布氏硬度(HB)、洛氏硬度(HRC)、维氏硬度(HV)等。

图片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几种硬度测试方法对比



实例:钻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之一,可以轻松划伤其他材料;而橡皮则硬度极低,很容易被划伤。

与其他概念的区别:硬度是一个综合力学性能指标,与材料的弹性、强度、塑性等都有关系。但与刚度相比,硬度更侧重于材料表面的局部抵抗能力;与强度相比,硬度则更关注材料在抵抗局部压入或划痕时的表现。

四、挠度(Deflection)

定义:挠度是指结构在受力时产生的弹性变形位移量。它与载荷大小、材料刚度(E)和结构几何形状相关。

图片



实例:当一块木板搭在两头,中间站人时,木板会向下弯曲一定的幅度,这个幅度就是挠度。

与其他概念的区别:挠度描述的是结构在受力时的整体变形情况,与材料的刚度直接相关。刚度越大,结构在受力时产生的挠度就越小。与强度相比,挠度更关注结构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变形情况,而不涉及材料的破坏问题。

五、弹性(Elasticity)

定义:弹性是指材料在卸载后恢复原始形状的能力。它是材料固有的一种性质,弹性极限是材料能完全恢复变形的最大应力值。

图片



图片


      弹性变形示意图,变形可以完全恢复


实例:橡皮筋拉伸后松开可以回弹到原始长度,弹簧受压后也可以恢复原长,这些都是材料弹性的表现。


与其他概念的区别:弹性与刚度密切相关,因为刚度就是描述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。但弹性更侧重于描述材料在卸载后的恢复能力,而刚度则更关注材料在受力时的抵抗变形能力。与塑性相比,弹性描述的是材料在变形后可以完全恢复的性质,而塑性则是指材料在变形后无法完全恢复的性质。

六、韧性(Toughness)

定义:韧性是指材料在断裂前吸收能量的能力。它是材料强度与塑性的综合体现,指标包括冲击韧性(单位体积吸收的能量)和断裂韧性(抗裂纹扩展能力)等。

图片


实例:防弹玻璃韧性高,在受到冲击时可以吸收大量能量而不碎裂;而陶瓷韧性低,受到冲击时容易直接破碎。

与其他概念的区别:韧性是一个综合性能指标,它既与材料的强度有关(因为强度决定了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),又与材料的塑性有关(因为塑性决定了材料在变形过程中可以吸收多少能量)。与刚度相比,韧性更关注材料在断裂前的能量吸收能力,而不是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。

七、刚性(Rigidity)

定义:刚性是指结构整体抵抗变形的能力。它与材料的刚度和结构的几何形状(如截面尺寸)都相关。


实例:两根长度和材质相同的梁,如果截面尺寸不同,那么截面尺寸较大的梁刚性就更大,即抵抗变形的能力更强。

与其他概念的区别:刚性是结构属性,而不是材料属性。它描述的是整个结构在受力时的抵抗变形能力,而不仅仅是材料本身的性质。与刚度相比,刚性更侧重于描述结构的整体性能,而不是材料的局部性能。

八、塑性(Plasticity)

定义:塑性是指材料在超过弹性极限后发生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。它是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的一种性质,指标包括延伸率(拉伸后长度变化百分比)和断面收缩率等。

图片

     
塑性变形示意图,变形不可以完全恢复



实例:金属在冲压过程中可以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,从而被加工成各种形状;黏土在捏塑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塑性变形并保持形状。

与其他概念的区别:塑性与弹性相对,描述的是材料在变形后无法完全恢复的性质。与强度相比,塑性更关注材料在变形过程中的表现,而不是抵抗破坏的能力。与韧性相比,塑性虽然也是描述材料在变形过程中的性质,但韧性更侧重于材料在断裂前的能量吸收能力,而塑性则更关注材料在变形过程中的永久变形能力。

总结

刚度、强度、硬度、挠度、弹性、韧性、刚性和塑性是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概念。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定义和实际应用,但又相互关联、相互影响。在实际工程中,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,并充分考虑这些力学性能指标对材料性能的影响。通过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,可以更好地进行材料的选择和设计,从而满足各种工程应用的需求。